Acupuncture/acupressure stroke prevention

《黄帝明堂灸经》保存了不少已散佚的灸法专著内容,其“正人形第四”记载:“凡人未中时,一两月前,或三五月前,非时足脛上忽发酸重頑癖,良久方解,此乃将中风之候也。便須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,四处各三壮,后用葱、薄荷、桃柳叶 四味煎汤淋洗灸痞,令躯逐风气于痞口内出也。灸若春較秋更灸,秋較春更灸,常令两脚上有灸痞为妙。”这段文字目前可以看作是最早用“瘢痕灸”预防中风的记载,论述較为详细,有先兆症状、施灸穴位、施灸壮数以及施灸后灸掩的保护法,为后世医家采用艾灸预防中风提供了借鉴。

宋代王执中《针灸资生经・卷四・中风》又据中风之中脏和中腑的不同,分别提出预防之法:“灸风中腑……病左灸右,病右灸左,因循失灸废者,灸充春較秋灸,秋較春灸,取尽风气。百会、曲鬂、肩髑、曲池、风市、足三里、绝骨共十三穴。灸风中脏……但依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壮,日别灸随年壮。凡遇春秋常灸,以泄风气,素有风人,可保无虞。”张杲《医说》云:“患风疾人,宜灸三里者,五脏六腑之沟渠也,常欲宣通,即无风疾。”

元代罗天益在《卫生宝鉴・卷八・中风灸法》中收集了历代医家灸法之经验,他本人也因中风先兆而体验到灸法对中风的预防作用:“予自五月间,口眼斜,灸百会等三穴,即止。右手足麻无力,灸百会、发际等七穴,得愈。七月气塞,涎上,不能语,
魂魄飞扬,如堅江湖中,顿刻欲绝,灸百会、风池等,左右頬车穴,气遂通,吐涎半碗,又下十余行。伏枕半月,遂平复。自后凡觉神思少异于常,即灸百会、风池等穴,无不立效。”明确肯定了灸法预防中风的疗效。

清代吴亦鼎集历代著名灸家之大成,著成了《神灸经绝指出有中风先兆时可依次灸合谷、风市、昆仑、手三里、关元、丹田等穴。该书还记载了专门用于预防中风的穴位:风池、百会、曲池、合谷、肩髑、风市、足三里、绝骨、环跳

灸治术在日本也頗为盛行。1932年,日本人吉原昭道所著《中风预防名灸》一书专门论述了“中风预防灸”的具体内容,有相关的透应证、禁忌症以及施灸的时间和穴位,其“中风预防灸”的穴位为风池、天柱、肩井、手三里、神门、腰关、风 市、足三里

通过古文献研究,我们发现中风的预防多应用针灸方法,但针刺和艾灸相比,艾灸预防中风的文献内容更为丰富;在具体应用中,针刺多用于中风的既病防变方面,而正常机体的未病先防则多用灸法。是否因为艾灸在预防疾病的发生、病后防 复及强身健体、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更好的功效,临床及实验可进一步验证之 、

环跳

绝骨

肩髑

风市

腰关

神门

肩井

陽陵泉

神门

百会

风池、天柱

曲池

手三里
足三里

“10分钟石氏指针法”一共分5步,大家一定要坚持下来,一次做完,这样才能避免中风。
第一步:指针按翳风

翳 (读为:yì )风

位置:耳垂后方凹陷处,按翳风。
预防:中风、精神病、高血压。
时长:按三分钟,直到微微发热。
第二步:指针按风池

风池

取穴:枕骨下方,颈部上方连接处。
预防:中风引发的口歪眼斜。
时长:按三分钟,直到微微发热。
第三步:指针按天柱

天柱

取穴:后头骨正下方凹处。
预防:治疗神经类疾病。
时长:按三分钟,直到微微发热。
第四步:循环按一分钟
做法:依次按压翳风、风池、天柱穴,一分钟。

翳风

第五步:按足三里穴,增强抵抗力
做法:取坐姿,在膝关节“膝眼”往下三横指处,找准左右两腿的足三里穴,用双手大拇指用力按压几分钟。
作用:对于人体提升抵抗力很有用。    

Leave a Reply